分卷閱讀15
書(shū)迷正在閱讀:花魁命相館:堪輿女、碎花刀的金屬鞘、小叔老公不像話(huà)、獸人美男后宮、重口女皇、老公不嫌多-小野貓你別逃、舊年艷曲、☆┐幽魅閻殿┌☆(限)(千年之戀)、辛德瑞拉的魔法 H、我的弟弟不可能這么大
發(fā):束發(fā),扎結頭發(fā),古人男20歲束發(fā)而冠,女子15歲束發(fā)而笄,表示成年。男女成年的標志分別為“加冠”、“加笄”。志學(xué):為15歲。志學(xué)之年:因為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?!保鬃釉唬骸拔崾形宥居趯W(xué)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”。──),所以后代稱(chēng)15歲為“志學(xué)之年”。束發(fā):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,把頭發(fā)束起來(lái)盤(pán)在頭頂。束發(fā)是男子十五歲(到了十五歲,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,扎成一束)。16歲二八:為16歲。20歲加冠:指二十歲。古時(shí)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,表示已成年。加冠:指男子二十歲(又“弱冠”)。結發(fā):束發(fā),扎結頭發(fā),古人男20歲束發(fā)而冠,女子15歲束發(fā)而笄,表示成年。男女成年的標志分別為“加冠”、“加笄”。弱冠:古人二十歲行冠禮,以示成年,但體猶未壯,故稱(chēng)“弱冠”。指剛成年。指二十歲。弱冠:古代男子20歲叫作“弱”,這時(shí)就要行“冠禮”,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?!叭豕凇奔茨隄M(mǎn)20歲的男子。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。弱冠是男子二十歲。30歲而立(而立之年):因為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?!保鬃釉唬骸拔崾形宥居趯W(xué)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”。──),所以后代稱(chēng)30歲為“而立之年”。而立之年:指三十歲。而立是男子三十歲(立,“立身、立志”之意)。始室:三十歲。:“三十而有室,始理男事”。40歲不惑(不惑之年):因為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?!保鬃釉唬骸拔崾形宥居趯W(xué)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逾矩?!暴ぉぃ?,所以后代稱(chēng)40歲為“不惑之年”。不惑之年:指四十歲。不惑是男子四十歲(不惑,“不迷惑、不糊涂”之意)。50歲艾:古稱(chēng)五十歲的人為“艾”。:“五十曰艾?!卑Q(chēng)年老的。半百、知天命、知命之年:知命之年,指五十歲(又“知天命”、“半百”)。知命:是男子五十歲(知命,“知天命”之意)?!爸笔恰爸烀钡目s略語(yǔ)。知天命:孔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學(xué)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”。──),所以后代稱(chēng)50歲為“知命之年”。知命之年:因為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?!保鬃釉唬骸拔崾形宥居趯W(xué)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”。──),所以后代稱(chēng)50歲為“知命之年”。知命之年:指五十歲(又“知天命”、“半百”)。54歲六九年:即五十四歲。60歲耳順、耳順之年、還歷之年、花甲之年:均指60歲。因為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?!保鬃釉唬骸拔崾形宥居趯W(xué)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”。──),所以后代稱(chēng)60歲為“耳順之年”。高齡:敬辭,稱(chēng)老人的年齡,多指六十歲以上。花甲:天干地支配合用來(lái)紀年,從甲起,六十年成一周,因此稱(chēng)六十歲為花甲?;祝何覈糯酶芍в洉r(shí)間。所謂干支,是天干地支的簡(jiǎn)稱(chēng)。天干有十,地支十二,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(gè)單位,通常就叫作“六十花甲子”,也稱(chēng)“花甲”。把這種記時(shí)間的詞語(yǔ)移用到記人的年齡上,就以“年屆花甲”或“花甲之年”來(lái)指人到60歲了。花甲:指六十歲,用干支紀年,錯綜搭配,六十年周而復始。花甲之年:指60歲。還歷之年:指60歲。下壽:古人以六十為下壽,下壽:指60歲以上。耆[q:古稱(chēng)六十歲的人為“耆”。耆[q!]艾:古代以六十老人為耆。61歲還歷壽:61歲的壽辰。由于按干支紀年法,60年為一輪,61歲正是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(shí)候,故稱(chēng)“還歷”。70歲從心之年:因為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?!保鬃釉唬骸拔崾形宥居趯W(xué)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”。──),所以后代稱(chēng)70歲為“從心之年”。古?。汗糯嘶畹?0歲,也就很不容易了。杜甫有詩(shī)曰:“酒債尋常行處有,人生七十古來(lái)稀?!焙笕司投嘁来嗽?shī),稱(chēng)70歲為“古稀之年”。古稀壽:指70歲壽辰。源于杜甫“人生七十古來(lái)稀”的詩(shī)句。古稀之年、懸車(chē)之年、杖圍之年:均指70歲。耋[di!]:七八十歲的年紀,泛指老年。如:耄[m!o]耋[di!]之年。杖圍之年:指70歲。中壽:七十為中壽。懸車(chē)之年:指70歲。77歲喜壽:指77歲,草書(shū)喜字似七十七,故特代指77歲。80歲朝枚之年、朝枝之年、耄[mao]耋[die]之年:均指八九十歲。耄:指八九十歲的年紀,泛指老年,如:老耄、耄耋之年。耄耋:耄[m!o],中寫(xiě)道:“七十曰耄?!闭f(shuō):“八十九十曰耋?!瘪骩di!],注:“八十為耋?!卑焉厦鎺追N說(shuō)法合起來(lái),我們可以看到,“耄耋”是指人的高壽,大約是“七老八十”了。耄[m!o]耋[di!]:泛指晚年。耄,八九十歲的年紀。耄,七八十歲的年紀。耄(mao)耋(die)指八九十歲。毛傳又云:“耋,老也,八十曰耋?!焙笕艘蚍Q(chēng)八九十歲的老人為“耄耋”。耄[mao]耋[die]之年:指八九十歲。九十歲